-
友情链接:
元描述: Blue Orca 做空安踏,称其夸大了 FILA 收入,并质疑安踏公司管理。本文深入分析 Blue Orca 的做空逻辑,并探讨安踏的真实价值。
引言
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,信息差往往决定着投资的成败。今天,安踏(02020)就再次成为这场“信息差赛跑”的主角。曾做空新秀美(01910)和拼多多(PDD.US)的空头组织 Blue Orca 将矛头指向了安踏,引发了安踏股价的“深V”走势。但这真的是安踏的“末日”吗?Blue Orca 的做空逻辑真的站得住脚吗?
Blue Orca 盯上安踏:质疑 FILA 收入
Blue Orca 的创始人兼 CIO Soren Aandahl 在香港举办的 2019 Sohn 香港投资论坛(Sohn Hong Kong Investment Conference)上发布了做空安踏的报告。报告主要围绕着安踏对 FILA 收入的“夸大”和安踏公司管理的“问题”展开。
FILA 收入“被夸大”?
Blue Orca 质疑安踏没有详细披露 FILA 的具体财务数据,只提及其战略意义,并预计 2020 年安踏整体收入增速为 15-20%,而 FILA 则有 30%+。Blue Orca 利用 FILA 韩国批发收入数据来推导 FILA 内地的收入,并得出结论:FILA 内地收入被夸大了 41%。
但这真的是“铁证如山”吗?
首先,Blue Orca 的推导逻辑存在很大缺陷。利用韩国 FILA 的批发收入数据推导中国直营店的销售数据,这本身就难以服人。毕竟,两地市场环境、消费习惯和品牌定位都有着显著差异。
其次,Blue Orca 的“too good to be true”逻辑也过于片面。他们将 FILA 内地单店收入远高于韩国和台湾单店收入视为“不正常”,并以此质疑 FILA 收入存在问题。
但事实上,FILA 内地单店收入高于其他地区,或许更能反映中国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和消费升级趋势。 2018 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 6.6%,而韩国同比增长 2.7% 创六年新低。中国市场仍然是许多国内外企业的增长点,比如耐克、阿迪、露露柠檬(LULU.US)等。
安踏公司管理“有问题”?
Blue Orca 还对安踏公司管理提出质疑,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:
但这些质疑缺乏说服力。 安踏近年来收购动作频频,特别是最近收购 Amer Sports 的巨额投资。安踏需要大量资金来完成收购,并进行后续整合。此外,安踏除了分红之外,投资者还可以依靠股价上涨来获取收益。
安踏的真实价值:市场回归理性
Blue Orca 的做空报告缺乏强有力的实证,更多的是臆想和猜测。 安踏的股价走势也说明了这一点。在 Blue Orca 发布做空报告后,配资炒股开户安踏股价一度跌超 10%,但最终收盘跌幅收窄至 5.53%。
市场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,安踏的价值会得到认可。 安踏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、稳定的业绩表现和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,这些都是其长期价值的保证。
安踏 vs 耐克、阿迪:谁更具优势?
安踏、耐克和阿迪的 PE 值分别为 27、31 和 29。结合安踏依托国内市场优势以及收购 Amer 带来的想象空间,安踏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?
安踏的优势在于:
安踏的挑战在于:
总结
Blue Orca 的做空安踏,更多的是利用信息差和市场情绪,试图制造恐慌,从而获利。但安踏的真实价值是不可否认的。安踏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、稳定的业绩表现和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,这些都是其长期价值的保证。
常见问题解答
Q: Blue Orca 的做空报告是否合理?
A: Blue Orca 的做空报告缺乏强有力的实证,更多的是臆想和猜测。其逻辑存在较大缺陷,无法完全说服投资者。
Q: 安踏的股价会继续下跌吗?
A: 安踏的股价会在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,但长期来看,安踏的价值会得到认可,其股价会逐渐回升。
Q: 安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
A: 安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深耕中国市场,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。同时,安踏会继续完善其品牌矩阵,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。
Q: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安踏?
A: 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安踏,不要被短期波动所左右。安踏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、稳定的业绩表现和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,这些都是其长期价值的保证。
结论
安踏被 Blue Orca 做空,并不能代表安踏的“末日”。安踏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、稳定的业绩表现和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,这些都是其长期价值的保证。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安踏,不要被短期波动所左右。
关键词: 安踏, Blue Orca, FILA, 做空, 股价, 价值, 投资, 市场, 竞争, 品牌, 发展, 未来, 趋势, 消费者, 需求, 战略, 渠道, 网络, 产品, 业绩, 盈利, 收购, 合并, 扩张, 增长, 挑战, 机会, 风险, 投资策略, 投资建议.